日前中共十八大於北京揭幕,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實現人均收入成長一倍的目標。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台灣與大陸有文化、語言及地理的優勢,只要大陸的收入提高、消費成長,一定可以帶動台灣對大陸的出口。果真如此,未來十年隨著大陸所得倍增,台灣應該會有不小的商機才是。


       這個推論合情合理,尤其隨著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各項協定逐年簽署落實,台灣在大陸應該可以享有更大的優勢才對。然而,近年的發展與我們的想法有些落差。就以台灣對大陸出口而言,年初國貿局還樂觀地估計,在早收清單適用零關稅的項目由原來72項增至509項的利多因素帶動下,台灣今年對大陸出口可望成長9%。但事與願違,月前國貿局所推計的兩岸貿易統計,今年前八個月衰退8.8%,對大陸出口占我國總出口比重非僅跌破30%,更降至28.7%,創下近六年最低。


       除了國貿局所推計的兩岸貿易統計呈現這一下滑的趨勢,財政部海關所發布的數字亦是如此。台灣今年前十個月對大陸出口衰退6.0%,這個衰退幅度要比整體出口衰退3.7%來得更大。我們再觀察一下中國大陸的海關統計,同樣會發現今年前三季,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下滑至7.1%,台灣在面板、塑膠、機械、人纖等產品的占有率全數下滑。


       按理說,台灣如今得早收清單之助如虎添翼,理當有好的表現才是,何以會出現下滑的走勢?要理解這個問題,先要釐清兩岸貿易的內容。台灣對大陸出口逾八成都是半成品、原材料,這和對美出口多屬消費品大大不同。過去兩岸產業存在明顯的垂直分工關係,只要大陸出口成長,必然帶動台灣半成品、原材料對大陸輸出,這也就是「投資帶動貿易效果」。這個投資帶動貿易效果,正是過去十多年維繫台灣生產活動、貿易順差的重要動能,也是大陸一躍而為台灣最大出口地區的原因。


       值得注意的是,台商赴大陸投資設廠所帶動的貿易效果並非永遠不變,隨著大陸內部供應鏈日趨完備,外商的競爭日趨激烈,台灣這一投資帶動的貿易效果也會被削弱。換言之,如今雖有這一份早收清單為台商雪中送炭,依然擋不了大陸產業升級、騰籠換鳥所吹起的寒風,這正是最令人憂心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 千真萬確,台灣對大陸出口十年來確實出現重大變化。以2002~2006年而言,台灣全體出口平均年增率是12.2%,而對大陸出口平均年增率卻高達20.1%;惟2007~2011年這段期間,台灣全體出口平均年成長8.1%,對大陸出口成長8.2%,兩者已相差無幾。若再以近兩年觀察,則台灣對大陸出口的成長已不如台灣整體出口的成長率,這意味著台灣對大陸出口快速成長的年代已成過去,反映在大陸市場的,就是占有率由十年前的12.9%降至如今的7.1%。


       我們之所以認為台灣在大陸市場占有率下滑是一項警訊,那是因為台灣如果連這個政府著力最深、企業經營最久、零關稅項目最多的市場,占有率都依然江河日下,那麼在大陸以外的市場,豈不也要節節敗退?由此也可以明白,這不是簽署一紙台美自由貿易協定、台歐盟經濟合作協議就可以解決的,台灣產業發展如今實面臨比區域結盟更難解的問題。


       隨著全球化的競爭,過去十年台灣為南韓所超越,而如今非僅大陸快速追趕台灣,越南在英特爾、三星等大廠投資下,其電子產品的出口也已躍居排名第一。凡此說明,如果台灣不能在技術、創新上保持領先,再過十年必然會被許多新興國家超越,台灣不僅在大陸市場占有率逐年下滑,在美國、歐盟、日本的市場優勢也將一一拱手讓人。


       二十年前,當台灣迫於美國特別301的貿易報復壓力必須分散市場時,台灣找到了大陸市場;投資帶動貿易讓台灣延續了近二十年的成長動能,其間曾有人憂心產業空洞化,結果由於半導體、資訊產業及時遞補,並未出現空洞化。惟如今台灣在大陸市場又面臨瓶頸,投資帶動貿易日趨式微,此時執政當局更應審慎研議如何運用ECFA後續四項協商的機會,配合產業政策的重新規劃,為台灣未來十年建立新的成長模式。工商時報 【本報訊】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g00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