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海嘯席捲全球,國際油價持續下跌,再加上市場需求緊縮,本週多項重要的塑化原料行情都出現重挫,乙烯每公噸大跌近200美元,跌幅超過21%,跌到近3年來的新低價,連同SM每公噸重挫270美元,丙烯也大跌179美元,一舉摜破千元大關;塑化業者預期,這波原物料行情恐再向下探底,市場一方面積極減產,同時也降低庫存數量因應,直言塑化景氣已經面臨寒冬。


       受到油價下挫影響所及,國際穀物行情也連番下修,美國芝加哥三大穀物行情不約而同重跌,黃豆與玉米在上個交易日時,更直接打到跌停價位。其中黃豆每英斗大跌70美分,來到每英斗910美分的價位,相較於今年高點約1,700美分,行情大跌了46%;玉米也大跌30美分,成為每英斗408.2美分,較今年的高點800美分,一口氣少了49%。


       小麥行情也不遑多讓,上個交易日重跌41美分,以每英斗563.4美分作收,較年初每英斗1,300美分的高點,幅跌最深達到57%。


       目前上游包括中油、台塑石化都有進行歲修工程,業者直言,若市場需求持續低迷,歲修時間將被拉長,即使依照原訂計劃開工,供料也恐將大打折扣。


       中油林園四輕廠被迫提前於11日停爐歲修45天,即將於今(14)日開爐生產的中油五輕工場,和維持運作的三輕工場,在中下游提料意願低落下,即日起的乙烯供料量降為五折,中油林園廠表示,該數量為20年來最低的供料數量。


       塑化行情跟著油價持續下修,本周在全球金融風暴不斷擴大的影響下,多項重要原料現貨行情更出現暴跌的走勢。


       遠東區的乙烯價格從每公噸940到950美元,本週大幅滑落到754至756美元,跌幅雖不是近來最大的一次,但乙烯的現貨價卻一口氣回到2005年底的水準;部份塑化業者表示,上週乙烯跌破1,000元大關,市場已為應具有相當的支撐,沒想到本週行情再度暴跌,讓業者在操作上需更為謹慎。


       除了乙烯以外,丙烯也跌破千元大關,本週為現貨報價每公噸899至901美元,跌幅16%;SM也跌到每公噸1,030至1,031美元,跌幅達21%;塑化業者指出,面對直直落的原物料行情,業者除了降低庫存因應外,也透過減產因應,推估整體市場至少減產超過30%。


       事實上,包括中油、台塑化近來都有歲修工程,中油五輕原本預計在9月28日完成歲修,先是延後到10月9日,後又要延後到14日開工,而原本計劃在10月23日展開歲修的四輕廠,也將提前從10月10日開始,把歲修時間從預訂的45天,拉長至近60天,至於台塑石化的歲修工程也不排除拉長時間,可說是整個產業上下游都有減產作業。


       塑化業者表示,現在不僅是原料價格的問題,更大的問題來自於,下游需求持續疲弱,因此就算解決了原料價格問題,沒有訂單還是沒有買氣,成為塑化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困境。



      ●10/14--工商時報 【陳彥淳、林憲祥/連線報導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g00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